jdl008

上世纪的电话机叫什么(电话机的历史)

jdl008 电话交换机 2024-12-13 79浏览 0

  

  30年的发展不仅体现在越来越宽的马路上、越来越高的楼房上,也体现在越来越好的日子上。每一个普通威海人的生活变迁都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的历史进程。

今年,

是地级威海市30岁的生日。

掌上威海,

为您带来30年威海生活的变迁

·

·

  威

  海

上世纪的电话机叫什么(电话机的历史)

  剧

  场

  过去的威海剧场——大众剧场

  

  如今的威海保利大剧院

  

  舞台演出

  

  海

  边

  游

  玩

  过去孩子们在海边郊游赶海

  

  如今的孩子周末和妈妈一起赶海

  

  电

  话

  通

  信

  过去电话村村通

  

  上世纪90年手机进入人们的生活

  

  如今的儿童高兴地玩起手机

  

  购

  物

  上世纪80年代市民在威海百货大楼购物

  

  如今网上购物已成为人们购物新方式

  

  供

  暖

  过去曾普遍使用的小区供暖锅炉

  

  如今采用集体供暖,热电工作人员在监视各条供暖主线的压力等参数

  

  

6月5日上午,75岁的环翠区鲸园街道北港社区居民阮雍秀来到百货大楼,逛一逛有没有想买的好东西。回想30年前,生活哪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没有方便的公交车,只能骑着自行车上班;没有方便的超市、早市,只能去赶“三、六、九”大集;晚上没有文体活动,下班回家就是做饭洗衣。

而现在,阮雍秀每天一大早就去赶早市,买上新鲜的蔬菜。中午坐着对65岁以上老人免费的公交去看看孩子。晚上去环翠楼广场,和伙伴们一起跳广场舞。闲暇时候,就和孩子视频聊天……退休多年的阮雍秀现在过得比上班时还忙。

因为阮雍秀是服装厂退休职工,她对穿着特别在意,到现在家里还有用了40多年的上海牌缝纫机。回想起30年前的穿着,男的就是军服和中山装,女的就是翻领、对领的衬衫。那时候最流行的就是的确良布料,谁要是能穿上一件的确良衣服就是非常时髦。“颜色越来越多、布料越来越少、风格越来越多。”阮雍秀说,现在年轻人穿的衣服太好看了,可要退回30年就是“奇装异服”。

30年来,阮雍秀家的菜篮子也日益丰盛起来。阮雍秀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正从温饱走向小康,粗粮逐渐淡出,白面、精米细成为餐桌上的主角。逐渐的,威海人对吃的追求也完成了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的转变。前几年,阮雍秀一家聚餐还喜欢下馆子,最近两年又回归到自家的餐桌。

1986年,阮雍秀家安装了一部电话。从那以后,家里的通讯工具就一直在换,BB机、大哥大、小灵通、按键手机、触屏手机……就在去年,阮雍秀还用上了外孙给买的平板电脑。她的微信里有自己的家人群、退休职工群、文体协会群,现在有什么事都是微信联系,电话也不怎么打了。

“现在的生活过得很好!”阮雍秀开心地说,干什么都方便,收入每年都涨,而且对老年人特别关心,这都是因为我们的城市发展得好了。

不止阮雍秀这么热爱这座城市。如果在旅游的路上遇到一个威海人,他一定会用充满胶东腔调的普通话给你宣传一下家乡威海。这是威海人的一个特点,特别热爱自己的家乡,走到哪里都要装在心里,挂在嘴上。“走遍四海,还是威海”。到底有多爱,从这句话上就能看出来。

为什么这么热爱这座城市呢?因为这是座给人满满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城市。地级市成立以来,威海市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大幅提高,如今三十年前的生活只出现在忆苦思甜的回忆中,年轻人听来都如神话传说般不可思议,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威海居民已经步入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

尤其是近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加强民生建设,民生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3.9%,城镇登记失业率全省最低,各项社会保障和救助标准全省领先,养老、医疗保障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和市域统筹,城镇和农村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进一步提高……

这是座给人满满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城市,

走遍四海,还是威海……

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威海说呢?

请在下方留言评论。

当然,如果您那儿有威海30年的老照片

也可以发给我们。

上世纪的电话机叫什么(电话机的历史)

  

  

  世上只有一个威海

  掌上威海 威海网旗下微信门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上世纪的电话机叫什么 的文章